一.java基础

1.八大基础类型

数字型:  [字节类型]、短整型short、整型int、长整型Long、单精度浮点数float、双精度浮点数double
字符型:  字符类型char、
布尔型:  布尔类型boolean、

2.java三大特性

封装:  使用private关键字,让对象私有,防止无关的程序去使用。
继承:  继承某个类,使子类可以使用父类的属性和方法。
多态:  同一个行为,不同的子类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3.重载和重写的区别

重载:  发生在同一类中,函数名必须一样,参数类型、参数个数、参数顺序、返回值、修饰符可以不一样。
重写:  发生在父子类中,函数名、参数、返回值必须一样,访问修饰符必须大于等于父类,异常要小于等于父类,父类方法是private不能重写。

4.pubilc、protected、(dafault)不写、private修饰符的作用范围

pubilc:  同一个类、同一个包、不同包的子类、不同包的非子类都可以访问。
protected:  同一个类、同一个包、不同包的子类可以使用,不同包的非子类不能。
(dafault)不写:  同一个类、同一个包可以使用,不同包的子类、不同包的非子类不能。
private:  只有同一个类可以。

5.==和equals的区别

==:  基础类型比较的值,引用类型比较的是地址值。
equals:  没有重写比较地址值是否相等,重写比较的内容是否相对。比如String类重写equals,源码首先比较是否都是String对象,然后再向下比较。

6.hashcode()值相同,equals就一定为true

不一定,因为 "重地"和"通话"的hashcode值就相同,但是equals()就为false。
但是equals()为true,那么hashcode一定相同。

7.为什么重写equals(),就要重写hashcode()?

保证同一对象,如果不重写hashcode,可能会出现equals比较一样,但是hashcode不一样的情况。

8.short s = 1;s = s + 1;(程序1)和 short s = 1; s += 1;(程序2)是否都能正常运行

程序1会编译报错,因为 s + 1的1是int类型,因为类型不兼容。强制转换失败。
程序2可以正常运行,因为java在复合赋值解释是 E1 += E2,等价于 E1 = (T)(E1 + E2),T是E1的类型,因此s += 1等价于 s = (short)(s + 1),所以进行了强制类型的转换,所以可以正常编译。

9.说出下面程序的运行结果,及原因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eger a = 128, b = 128, c = 127, d = 127;
    System.out.println(a == b);
    System.out.println(c == d);
}
结果:false,true

运行本项目java
运行
123456

因为Integer = a,相当于自动装箱(基础类型转为包装类),因为Integer引入了IntegerCache来缓存一定的值,IntegerCache默认是 -128~127,所以128超过了范围,a和b不是相同对象,c和d是相同对象。
可以通过jvm启动时,修改缓存的上限。

10.&和&&的区别

&&:  如果一边为假,就不比较另一边。又叫短路运算符。
&:  不论一边是真是假,都会比较另一边。如果表达式两边不是Boolean类型时候,表示按位运算。

11.String、StringBuffer、StringBuilder的区别

String:  适用于少量字符串。创建之后不可更改,对String的修改会生成新的String对象。
StringBuilder:  适用于大量字符串,线程不安全,性能更快。单线程使用
StringBuffer:  适用于大量字符串,线程安全。多线程使用,用synchronized关键字修饰。

12.String rap = new String(“ctrl”);创建了几个对象?

一个或两个,如果常量池存在,那就在堆创建一个实例对象,否则常量池也需要创建一个。

13.什么是反射

在运行过程中,对于任何一个类都能获取它的属性和方法,任何一个对象都能调用其方法,动态获取信息和动态调用,就是反射。

14.浅拷贝和深拷贝的区别

浅拷贝:  基础数据类型复制值,引用类型复制引用地址,修改一个对象的值,另一个对象也随之改变。
深拷贝:  基础数据类型复制值,引用类型在新的内存空间复制值,新老对象不共享内存,修改一个值,不影响另一个。

深拷贝相对浅拷贝速度慢,开销大。

15.构造器能被重写吗

不能,可以被重载。

16.并发和并行

并发:  宏观上看是一个处理器"同时"处理多个任务(实际上多个任务轮流使用时间片)。微观上是同一时间只有一个任务在执行。(一个人同时吃两个苹果)
并行:  多个处理器同时处理多个任务。(两个人同时吃两个苹果)

17.实例变量和类变量。

类变量是被static所修饰的,没有被static修饰的叫实例变量也叫成员变量。同理也存在类对象和实例对象,类方法和实例方法。

//类变量
public static String kunkun1 = "鸡你太美";

//实例变量(成员变量)
public String kunkun2 = "鸡你不美";

运行本项目java
运行
12345

18.说出下面程序的运行结果,及原因

public class Initial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 ab = new B();
        ab = new B();
    }
}
class A {
    static { // 父类静态代码块
        System.out.print("A");
    }
    public A() { // 父类构造器
        System.out.print("a");
    }
}
class B extends A {
    static { // 子类静态代码块
        System.out.print("B");
    }
    public B() { // 子类构造器
        System.out.print("b");
    }
}

结果:ABabab

运行本项目java
运行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原因:
①执行顺序是 父类静态代码块(父类静态变量) -> 子类静态代码块(子类静态变量) -> 父类非静态代码块 -> 父类构造方法 -> 子类非静态代码块 -> 子类构造方法
②静态代码块(静态变量)只执行一次。

19.抽象类和接口的区别

抽象类只能单继承,接口可以实现多个。
抽象类有构造方法,接口没有构造方法。
抽象类可以有实例变量,接口中没有实例变量,有常量。
抽象类可以包含非抽象方法,接口在java7之前所有方法都是抽象的,java8之后可以包含非抽象方法。
抽象类中方法可以是任意修饰符,接口中java8之前都是public,java9支持private。
扩展:普通类是亲爹,手把手教你怎么学,抽象类(多个类具有相同的东西,拿出来放抽象类)是师傅,教你一部分秘籍,然后告诉你怎么学。接口(规范了某些行为)是干爹,只给你秘籍,怎么学全靠你。

20.Error和Exception有什么区别

Error:  程序无法处理,比较严重的问题,程序会立即崩溃,jvm停止运行。
Exception:  程序本身可以处理(向上抛出或者捕获)。编译时异常和运行时异常

21.NoClassDefFoundError和ClassNotFoundException区别

NoClassDefFoundError:  在打包时漏掉了某些类或者打包时存在,然后你把target里的类删除,然后jvm运行时找不到报错。
ClassNotFoundException:  在编译的时候某些类找不到,然后报错。

22.如果try{} 里有一个 return 语句,那么finally{} 里的代码会不会被执行,什么时候被执行,在 return 前还是后?

会执行,在return之前执行,如果finally有return那么try的return就会失效。

23.看一面代码执行结果是啥

public class Try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test1());
    }
    public static int test1() {
        int i = 0;
        try {
            i = 2;
            return i;
        } finally {
            i = 3;
        }
    }
}
结果 2

运行本项目java
运行
123456789101112131415

因为在return前,jvm会把2暂存起来,所以当i改变了,回到try时,还是会返回暂存的值。

24.final关键字有哪些用法?

修饰类:  不能被继承。
修饰方法:  不能被重写。
修饰变量:  声明时给定初始值,只能读取不能修改。如果是对象引用不能改,但是对象的属性可以修改。

25.jdk1.8的新特性

①lambda 表达式
②方法引用
③加入了base64的编码器和解码器
④函数式接口
⑤接口允许定义非抽象方法,使用default关键字即可
⑥时间日期类改进

26.http中重定向和转发的区别

重定向发送两次请求,转发发送一次请求
重定向地址栏会变化,转发地址栏不会变化
重定向是浏览器跳转,转发是服务器跳转
重定向可以跳转任意网址,转发只能跳转当前项目
重定向会有数据丢失,转发不会数据丢失

27.get和post请求的区别 delete、put

get相对不安全,数据放在url中(请求行),post放在body中(请求体),相对安全。
get传送的数据量小,post传送的数据量大。
get效率比post高,是form的默认提交方法。

28.cookie和session的区别

存储位置不同:cookie放在客户端电脑,session放在服务器端内存的一个对象
存储容量不同:cookie <=4KB,一个站点最多保存20个cookie,session是没有上限的,但是性能考虑不要放太多,而且要设置session删除机制
存储数据类型不同:cookie只能存储ASCll字符串,session可以存储任何类型的数据
隐私策略不同:cookie放在本地,别人可以解析,进行cookie欺骗,session放在服务器,不存在敏感信息泄露
有效期不同:可以设置cookie的过期时间,session依赖于jsessionID的cookie,默认时间为-1,只需要关闭窗口就会失效

29.java中的数据结构

数组、链表、哈希表、栈、堆、队列、树、图

30.什么是跨域?跨域的三要素

跨域指的是浏览器不能执行其他网站的脚本。它是由浏览器的同源策略造成的,是浏览器施加的安全限制
协议、域名、端口
注意:localhost和127.0.0.1虽然都指向本机,但也属于跨域

31.tomcat三个默认端口及其作用

8005:这个端口负责监听关闭tomcat的请求。
8009:接受其他服务器的请求
8080:用于监听浏览器发送的请求

32.throw 和 throws 的区别?

throw:抛出一个异常。
throws:声明一个异常。

33.说一下你熟悉的设计模式

单例模式:  保证被创建一次,节省系统开销。
工厂模式:  解耦代码。
观察者模式:  定义了对象之间的一对多的依赖,这样一来,当一个对象改变时,它的所有的依赖者都会收到通知并自动更新。
代理模式:  代理对象具备被代理对象的功能,并代替被代理对象完成相应操作,并能够在操作执行的前后,对操作进行增强处理。
模板模式:  较少代码冗余。例如:redis模板。

34.实例化对象有哪几种方式

① new
② clone()
③ 反射
④先序列化在反序列化

35.java中什么样的类不能被实例化

抽象类:  abstract关键字修饰的类。

36.序列化和反序列化

序列化:  把对象转为字节序列的过程,在传递和保存对象时,保证了对象的完整性和可传递性,便于在网络传输和保存在本地文件中。
反序列化:  把字节序列转为对象的过程,通过字节流的状态和信息描述,来重建对象。

37.序列化的优点

将对象转为字节流存储到硬盘上,当JVM噶了的话,字节流还会在硬盘上等待,等待下一次JVM的启动,把序列化的对象,通过反序列化为原来的对象,减少储存空间和方便网络传输(因为是二进制)。

38.你知道什么是单点登录吗?

单点登录(SSO:Single Sign On):  同一账号在多系统中,只登录一次,就可以访问其他系统。多个系统,统一登录。
列如:在一个公司下,有多个系统,比如淘宝和天猫,你登录上淘宝,就不用再去登录天猫了。

39.实现单点登录的方式

① Cookie:  用cookie为媒介,存放用户凭证。登录上父应用,返回一个加密的cookie,访问子应用的时候,会对cookie解密校验,通过就可以登录。不安全和不能跨域免登。
② 分布式session实现:  用户第一次登录,会把用户信息记录下来,写入session,再次登录查看session是否含有对应信息。session系统不共享,使用缓存等方式来解决。
③重定向:  父应用提供一个GET方式的登录接口A,用户通过子应用重定向连接的方式访问这个接口,如果用户还没有登录,则返回一个登录页面,用户输入账号密码进行登录,如果用户已经登录了,则生成加密的token,并且重定向到子应用提供的验证token的接口B,通过解密和校验之后,子应用登录当前用户,虽然解决了安全和跨域,但是没前两种简单。

40.sso(单点登录)与OAuth2.0(授权)的区别?

单点登录:  就是一个公司多个子系统登录问题。
OAuth2.0:  是授权问题,比如微信授权问题。是一种具体的协议。

41.如何防止表单提交

①js屏蔽提交按钮。
②给数据库添加唯一约束。
③利用Session防止表单重复提交。会有一个token标记,表单提交的时候拦截器会检查是否一致,不一致就不通过。
④使用AOP切入实现。自定义注解,然后新增切入点,然后每次都记录过期时间,然后做比较。

42.泛型是什么?有什么好处?

本质是参数化类型,也就是说所操作的数据类型被指定为一个参数。
好处:
①类型安全
②消除强制类型转换
③提高性能
④提高代码的复用性

43.值传递和引用传递

值传递:  函数调用时会把实际参数,复制一份到函数中,函数中对参数进行操作,并不会影响参数实际的值。
引用传递:  将实际参数的地址值传递到函数中,函数对参数进行操作,会影响到实际参数的值。
注意:  java中不存在引用传递(即使传的是对象,那也只是传递了对象的引用地址的副本,也属于值传递)。

二.java集合

**[java集合框架详解]

**[HashMap底层原理详解]

1.List、Set、Map的区别

List集合有序、可重复的单例集合。
Set集合无序、不可重复的单例集合。
Map集合无序、k不可重复,v可重复的双例集合。

2.List、Set、Map常用集合有哪些?

List
vector:  底层是数组,方法加了synchronized来保证线程安全,所以效率较慢,使用ArrayList替代。
ArrayList:  线程不安全,底层是数组,因为数组都是连续的地址,所以查询比较快。增删比较慢,增会生成一个新数组,把新增的元素和原有元素放到新数组中,删除会导致元素移动,所以增删速度较慢。
LinkedList:  线程不安全,底层是链表,因为地址不是连续的,都是一个节点和一个节点相连,每次查询都得重头开始查询,所以查询慢,增删只是断裂某个节点对整体影响不大,所以增删速度较快。

Set
HashSet:  底层是哈希表(数组+链表或数组+红黑树),在链表长度大于8时转为红黑树,在红黑树节点小于6时转为链表。其实就是实现了HashMap,值存入key,value是一个final修饰的对象。
TreeSet:  底层是红黑树结构,就是TreeMap实现,可以实现有序的集合。String和Integer可以根据值进行排序。如果是对象需要实现Comparator接口,重写compareTo()方法制定比较规则。
LinkedHashSet:  实现了HashSet,多一条链表来记录位置,所以是有序的。

Map<key,value>双例结构
TreeMap:  底层是红黑树,key可以按顺序排列。
HashMap:  底层是哈希表,可以很快的储存和检索,无序,大量迭代情况不佳。
LinkedHashMap:  底层是哈希表+链表,有序,大量迭代情况佳。

3.ArrayList的初始容量是多少?扩容机制是什么?扩容过程是怎样?

初始容量:  默认10,也可以通过构造方法传入大小。

扩容机制:  原数组长度 + 原数组长度/2(源码中是原数组右移一位,也就相当于除以2)
注意:扩容后的ArrayList底层数组不是原来的数组。

扩容过程:  因为ArrayList底层是数组,所以它的扩容机制和数组一样,首先新建一个新数组,长度是原数组的1.5倍,然后调用Arrays.copyof()复制原数组的值,然后赋值给新数组。

4.什么是哈希表

根据关键码值(Key value)而直接进行访问的数据结构,在一个表中,通过H(key)计算出key在表中的位置,H(key)就是哈希函数,表就是哈希表。

5.什么是哈希冲突

不同的key通过哈希函数计算出相同的储存地址,这就是哈希冲突。

6.解决哈希冲突

(1)开放地址法
如果发生哈希冲突,就会以当前地址为基准,再去寻找计算另一个位置,直到不发生哈希冲突。
寻找的方法有:① 线性探测 1,2,3,m
② 二次探测 1的平方,-1的平方,2的平方,-2的平方,k的平方,-k的平方,k<=m/2
③ 随机探测 生成一个随机数,然后从随机地址+随机数++。

(2)链地址法
冲突的哈希值,连到到同一个链表上。

(3)再哈希法(再散列方法)
多个哈希函数,发生冲突,就在用另一个算计,直到没有冲突。

(4)建立公共溢出区
哈希表分成基本表和溢出表,与基本表发生冲突的都填入溢出表。

7.HashMap的hash()算法,为什么不是h=key.hashcode(),而是key.hashcode()^ (h>>>16)

得到哈希值然后右移16位,然后进行异或运算,这样使哈希值的低16位也具有了一部分高16位的特性,增加更多的变化性,减少了哈希冲突。

8.为什么HashMap的初始容量和扩容都是2的次幂

因为计算元素存储的下标是(n-1)&哈希值,数组初始容量-1,得到的二进制都是1,这样可以减少哈希冲突,可以更好的均匀插入。

9.HashMap如果指定了不是2的次幂的容量会发生什么?

会获得一个大于指定的初始值的最接近2的次幂的值作为初始容量。

10.HashMap为什么线程不安全

jdk1.7中因为使用头插法,再扩容的时候,可能会造成闭环和数据丢失。
jdk1.8中使用尾插法,不会出现闭环和数据丢失,但是在多线程下,会发生数据覆盖。(put操作中,在putVal函数里) 值的覆盖还有长度的覆盖。

11.解决Hashmap的线程安全问题

(1)使用Hashtable解决,在方法加同步关键字,所以效率低下,已经被弃用。
(2)使用Collections.synchronizedMap(new HashMap<>()),不常用。
(3)ConcurrentHashMap(常用)

12.ConcurrentHashMap的原理

jdk1.7:  采用分段锁,是由Segment(继承ReentrantLock:可重入锁,默认是16,并发度是16)和HashEntry内部类组成,每一个Segment(锁)对应1个HashEntry(key,value)数组,数组之间互不影响,实现了并发访问。
jdk1.8:  抛弃分段锁,采用CAS(乐观锁)+synchronized实现更加细粒度的锁,Node数组+链表+红黑树结构。只要锁住链表的头节点(树的根节点),就不会影响其他数组的读写,提高了并发度。

13.为什么用synchronized代替ReentrantLock

①节省内存开销。ReentrantLock基于AQS来获得同步支持,但不是每个节点都需要同步支持,只有链表头节点或树的根节点需要同步,所以使用ReentrantLock会带来很大的内存开销。
②获得jvm支持,可重入锁只是api级别,而synchronized是jvm直接支持的,能够在jvm运行时做出相应的优化。
③在jdk1.6之后,对synchronized做了大量的优化,而且有多种锁状态,会从 无锁 -> 偏向锁 -> 轻量级锁 -> 重量级锁一步步转换。

AQS (Abstract Queued Synchronizer):  一个抽象的队列同步器,通过维护一个共享资源状态( Volatile Int State )和一个先进先出( FIFO )的线程等待队列来实现一个多线程访问共享资源的同步框架。

14.HashMap为什么使用链表

减少和解决哈希冲突,把冲突的值放在同一链表下。

15.HashMap为什么使用红黑树

当数据过多,链表遍历较慢,所以引入红黑树。

16.HashMap为什么不一上来就使用红黑树

维护成本较大,红黑树在插入新的数据后,可能会进行变色、左旋、右旋来保持平衡,所以当数据少时,就不需要红黑树。

本站提供的所有下载资源均来自互联网,仅提供学习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使用,请联系原作者获得授权。 如您发现有涉嫌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 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