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pps影音通用版
98.3MB · 2025-10-28
近日,有关某TOP10组件将被收购的消息不胫而走,据北极星了解,该项收购最终结果还未定,但若最终收购成功,光伏组件TOP10格局也将重塑。
前四稳定、后六厮杀
回顾近几年全球光伏组件出货量TOP10排行榜,基本呈现前四稳定、后六厮杀的整体格局。
其中从2018年起至今,前四始终由晶科、晶澳、天合、隆基四家巨头霸屏,虽排位会有变化,但企业名单一直未变,且出货量数据更是断层式领先。
反观后六,则竞争激烈。2023年,在“组件新秀”通威的猛攻之下,老牌巨头阿特斯最终让出了稳定多时的TOP5位置,2024年利润优先原则之下再次被正泰新能超越。从2025年上半年最新数据来看,这一格局仍未打破。
接下来TOP8~TOP10更是惨烈厮杀,最大变局仍是2023年,出货量TOP10已由清一色的中国品牌占据,一道新能杀入TOP9,协鑫集成重回TOP10,英利能源和横店东磁也超越国外品牌搭上了TOP10的末班车。
2024年至今,协鑫集成继续攀升至TOP8,距离前者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新搅局者浮现
如果说上一阶段通威是妥妥的搅局者,直接改写了光伏组件TOP 10格局。那么在行业整合加速的新阶段,谁又将是新的搅局者?

结合2025年上半年的组件出货情况来看,爱旭股份与TCL中环凭借强劲的增长动能,分别贡献了8.57GW和5.7GW的组件出货量,显著拉开了与后续企业的差距,成为有望跻身全球出货前十的两大潜力企业。
自战略切入组件环节以来,爱旭股份便以BC技术为核心竞争力深耕布局,目前已完成从第三方电池供应商到N型ABC先进组件及场景化产品生产商的关键转型。这一转型在2025年行业底部周期中成效尤为显著: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4.46亿元,同比激增63.63%;其中ABC组件出货量达8.57GW,同比增幅超400%,营收占比更是跃升至 74.44%。强劲的出货增长直接带动公司在第二季度实现扭亏为盈,充分展现出技术溢价对盈利的支撑作用。据悉,到2025年底,爱旭股份BC组件产能将达到30GW,技术先发优势持续凸显。
2025年以来,TCL中环在组件领域的扩张步伐同样迅猛,通过技术输出、品牌整合与产能升级构建竞争壁垒。技术根基上,其控股子公司Maxeon作为IBC电池的开创者,在30多个国家拥有超1900项专利,为中环BC技术提供硬核支撑。在此基础上,公司于2月日本PV EXPO展推出G12R-66P等BC组件新品,最高功率达665W、效率24.6%,进一步丰富产品矩阵。组件出货的同步提升更显增长韧性:2025上半年中环组件出货超5.7GW,占2024年全年出货量的68%以上,其中第二季度出货环比翻倍,增速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品牌与市场布局的深化为TCL中环打开增长空间。9月19日,公司启动分布式市场品牌焕新,将国内“环晟光伏”品牌整合为 “TCL中环”,海外则以TCL Solar+SunPower+Maxeon三品牌协同,为其实现20GW年度出货目标提供坚实保障,使其成为冲击前十的有力黑马。
前四巨头的稳固壁垒尚未松动,但后六席位的争夺已因收购传闻的发酵与新势力的崛起充满变量。光伏组件TOP10 的新版图,或许比想象中更早揭晓答案。
( 来源: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 作者: 水七沐、燕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