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2025.9.15),AI领域有这些内容可能值得你关注:

OpenAI 推出 GPT-5-Codex 编程模型

2025 年 9 月 15 日,人工智能研究公司 OpenAI 宣布推出新一代编程专用模型 GPT-5-Codex 。这是基于 GPT-5 专门针对编程任务进行优化的版本,虽然尚未通过 API 对外开放,但已经集成到 OpenAI 的多款编程工具中。 GPT-5-Codex 主要应用于 OpenAI 的编程工具生态系统,包括 VS Code 扩展、 Codex CLI (命令行界面)和 Codex Cloud (云端编程代理)。其中 Codex Cloud 新增了一项实用功能:用户可以配置它自动对特定的 GitHub 代码仓库进行代码审查,并在审查过程中使用临时容器环境来确保安全性。

新模型在多个方面展现出显著改进。它专门针对代码审查任务进行了训练,能够更智能地根据任务复杂度动态调整“思考时间”——简单指令如“列出目录文件”会快速执行,而复杂任务可能运行长达七小时。在代码重构评估中,该模型的得分从 GPT-5 的 33.9% 提升至 51.3%,显示出更强的代码优化能力。

此外, GPT-5-Codex 在创建移动端网站时的人类偏好评估中表现更佳,生成的代码注释也更少出现错误或不重要内容。虽然开发者 Theo Browne 在视频评测中指出模型在使用 CLI 搜索工具时存在不足,但整体评价积极。

有趣的是,作者还测试了模型的创意能力,要求生成“鹈鹕骑自行车”的 SVG 图像。结果虽然鹈鹕和自行车各自绘制得不错,但鹈鹕只是站在自行车上而非真正骑行,显示出创意任务仍有改进空间。这款专为编程优化的模型预计将很快通过 API 向更多开发者开放。

OpenAI 与希腊合作推进 AI 教育

OpenAI 正与希腊政府展开合作,计划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学校教育体系。从 ChatGPT Edu 的课堂试点到设立 AI 创业者加速器,希腊正积极推动年轻一代(35 岁以下用户占比 60%)的 AI 应用能力,过去一年 ChatGPT 使用量激增 7 倍。

xAI 发布 Grok 4 Fast,达到每秒 75 个 token 的生成速率

xAI 近日发布了 Grok 4 Fast 模型,其生成速度达到每秒 75 个 token,比标准版快 10 倍。 “当左边的 Grok 4 还在说“让我想一下的时候”,Grok 4 Fast 已经在说:“下一个问题是什么了。” 这一速度优势在编程测试中尤为突出,例如解决 LeetCode 问题仅需 2 秒,编写 C 语言链表也只需 8 秒。

在数学问题测试中,Grok 4 Fast 表现同样亮眼。面对经典的火车相遇问题和飞鸟往返问题,模型都能快速给出正确答案。 “网友直接惊呼:这是迄今最快的、最强的思考模型。” 然而,在生成 SVG 代码等复杂任务时,其输出质量仍有待提升,与 GPT-5 的表现相当。

速度的提升伴随着一定的妥协。与注重深度验证的专家模式相比,Fast 模式可能跳过部分检查环节,牺牲了部分准确性和一致性。这种设计更适合需要即时结果的用户场景,如基础代码生成和事实查询。正如用户反馈所示, “速度才是关键” ,实时性在某些场景下比深度更重要。

快手推出可灵 AI 数字人技术,实现从对口型到情感表演的突破

快手近期推出的 Kling-Avatar 系统标志着 AI 数字人技术的重要进展。这套系统通过故事线生成、蓝图视频生成和最终视频生成三个核心模块,实现了从静态图片到动态表演的转变。 “不再只是图片动嘴,而是开始具备情绪、节奏、故事感,能撑起一段完整的视频叙事” ,这一突破使数字人从工具属性转向了媒介属性。

技术架构上,系统首先利用多 模态大模型处理音频、图像和文本,生成包含角色特征、动作设计等要素的故事线。随后通过视频 扩散模型生成蓝图视频,最终采用分段处理策略保证画面与语音的精确同步。训练数据采用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包括口型清晰度、时间连续性等四重过滤机制,确保了输出质量。

实测体验显示,该系统在 1080P 分辨率下能生成 48FPS 的高质量视频,成功实现了流行歌曲演唱、古诗朗诵等多种场景。特别是在情绪表达和动作自然度方面,较传统数字人技术有明显提升。 “实践经验:数据质量比数据规模更关键,少量高质量对话片段比大量低质量样本更有效” ,这一设计理念为同类产品提供了重要参考。

蚂蚁集团发布 AI 眼镜技术框架 gPass

在 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上,蚂蚁集团发布了全球首个智能眼镜可信连接技术框架 gPass。该技术框架具备安全、交互、连接三大核心能力,致力于实现 AI 眼镜与智能体之间的安全可信信息交互,为用户打造自然无感的服务体验。 “AI 眼镜的核心价值,在于它将成为“AI 原生入口”,彻底重构数字生活服务模式。


本站提供的所有下载资源均来自互联网,仅提供学习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使用,请联系原作者获得授权。 如您发现有涉嫌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 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