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xixi 11 月 10 日消息,纽约时报昨日(11 月 9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星际天体 3I / ATLAS 展现出新的异常迹象,11 月 8 日拍摄的最新图像显示,该天体周围存在至少七道复杂的喷流结构,其中一些甚至形成了朝向太阳的“反彗尾”。

天文学家于今年 7 月初发现了一个神秘天体,并将其命名为 3I / ATLAS,确认它是第三个造访太阳系的星际访客。上周,这个普遍被认为是彗星的天体抵达了其轨道上离太阳最近的点(近日点),不仅亮度出人意料地迅速增加,颜色也变得“明显更蓝”。

alixixi援引博文介绍,根据天文学家 M. Jäger、G. Rhemann 和 E. Prosperi 于 2025 年 11 月 8 日的观测报告,该天体呈现出一个延伸约 50 万公里的巨大彗发(Halo / Coma),并在其中观测到至少七股清晰的喷流结构。

本次观测的细节尤为引人注目。观测团队利用多组滤镜曝光图像叠加技术,成功捕捉到了这些精细的结构。数据显示,彗发在天空中的视直径约为 5 角分,内部的多股喷流朝向不同方向,其中几股甚至直指太阳,形成了罕见的反彗尾。

这些复杂的喷流活动暗示着 3I / ATLAS 正在进行大规模的释气和质量抛射。报告分析,该天体此前表现出的非引力加速度表明,其在近日点附近可能已抛射超过其初始质量 10% 至 20% 的物质。

对于喷流的成因,目前科学界存在不同解读。哈佛大学天体物理学家阿维・勒布博士(Dr. Avi Loeb)提出,这些喷流可能来自一套用于航天器导航的推进器。

勒布博士表示,3I / ATLAS 在经过其距离太阳最近的轨道点(近日点)后,其实施了一次“机动”(manoeuvre),导致其运行速度发生显著变化,并完全偏离了预测轨道。这次速度的提升极为惊人,勒布将其量化为“相当于一架喷气式飞机携带了 50 亿吨物质”所产生的推力。

对于喷流的来源,勒布博士提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释。一方面,他推测这可能是外星技术活动的直接证据,即“导航推进器”的运行迹象。

另一方面,他也承认存在更常规的自然可能性。勒布博士表示,这些喷流也可能与天然彗核表面的冰袋活动有关,当冰体受热升华时,会产生类似的喷发。这种现象在普通彗星上较为常见,因此不能轻易排除 3I / ATLAS 是一颗活跃彗星的可能。

要辨别 3I / ATLAS 究竟是天然天体还是外星技术产物,已有明确的科学验证路径。勒布博士撰文指出,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是在未来一个月内,测量其喷流的喷出速度、质量通量及化学成分。

如果这些数据与已知的彗星喷发模型不符,则其技术起源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该天体将于 12 月 19 日到达离地球最近的位置,这为进行详细观测提供了绝佳窗口。勒布博士还略带神秘地补充道:“希望 3I / ATLAS 在假日季不会给地球带来任何不请自来的礼物。”

与此同时,天文学家发现了另一个“近星际天体”,编号为 C / 2025 V1,引发了其是否与 3I / ATLAS 有关联的热议。然而,勒布博士对此类猜测表示怀疑。

他通过数据分析解释,如果 C / 2025 V1 不使用非引力推进,它与 3I / ATLAS 就不可能有关联。两个天体的轨道最近点相距 7500 万公里,而它们在无外力推进的情况下的实际距离从未小于 2.25 亿公里。

相关阅读:

《科学家澄清:星际彗星 3I / ATLAS 并未“多次变色”》

《星际彗星 3I / ATLAS 亮度异常激增,科学家困惑不解》

《图像显示星际彗星 3I / ATLAS 剧烈喷射物质,10 月 30 日将达近日点》

本站提供的所有下载资源均来自互联网,仅提供学习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使用,请联系原作者获得授权。 如您发现有涉嫌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 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