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lolive滚滚山免安装绿色中文版
995M · 2025-10-31
alixixi 10 月 31 日消息,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将于今晚发射,该任务将首次在轨实施国内啮齿类哺乳动物空间科学实验,选用两雌两雄 4 只小鼠,随飞船上行并进行在轨饲养,重点研究失重、密闭等空间条件对小鼠行为模式的影响。
央视新闻昨日披露了 4 只小鼠的选拔细节,历经 60 多天的“魔鬼训练”,4 只小鼠“航天员”们从 300 只候选者中脱颖而出。
要想成为小鼠“航天员”,首先得过“体能关”。这台转棒式疲劳仪是给小鼠量身打造的“动感单车”。

转棒加速旋转,小鼠要想不掉下去,前爪得牢牢抓住转棒,后腿儿还得跟上快速旋转的节奏。只有能在转棒上坚持 110 秒以上不落地的小鼠,才算拿到了第一张“晋级卡”。

过了体能关,还有更难的“抗晕挑战”。
二维小鼠旋转仪相当于人类航天员“转椅训练”的迷你版,小鼠进入离心管,机器启动带着小鼠“天旋地转”。

躺着转、竖着转,顺时针转、逆时针转,而且时间不断增加,从每次 30 秒到最后 2 分钟,帮小鼠提前适应“太空晕车”。

小鼠从旋转仪里出来,就得立刻挑战走平衡木,保持身体平稳,不能从平衡木上掉下来。
光有体能、抗晕还不够,心态和智商也得拉满。

科研人员把小鼠长时间头朝下吊起来,让它体会痛苦。要是它直接躺平、不挣扎,说明心态容易“崩”,到了太空可能连找食物的动力都没有,只有拼命扭动、敢反抗的“乐天派”才能继续往前走。

接着是“勇闯迷宫”。到了空间站,小鼠是飘在空中的,“路痴”小鼠连“粮仓”都找不到,存活就是大问题,所以空间识别能力必须过关。

小鼠还需要在幽闭狭小的饲养笼里住一阵,提前适应“紧凑户型”,受不了的也会被淘汰。

综合alixixi此前报道,按计划,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在轨期间将新开展 27 项科学与应用项目,主要针对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航天医学、空间材料科学、微重力流体物理与燃烧、航天新技术等多个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完成任务后,小鼠还将随飞船返回地面,进一步开展科学研究,探索小鼠多组织器官在空间环境的应激响应和适应性变化规律。在轨还将开展空间环境下遗传密码起源与手性的关系项目,探索氨基酸-核苷的不同手性组合之间的选择性规律,探讨分子手性和重力环境对生物分子同手性起源的影响。
 
                     
                            995M · 2025-10-31
 
                            90.9M · 2025-10-31
 
                            478M · 2025-1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