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xixi 10 月 25 日消息,斜视是儿童视力发育期常见的眼部问题,早期发现对于预防后续严重的视力损害至关重要。然而,儿童往往难以主动表达视觉不适,早期症状也不易被非专业人员察觉,给早期诊断带来困难。

传统的斜视诊断方法依赖专业医生操作且过程复杂,限制了其在筛查和长期随访中的广泛应用。虽然已有一些自动测量方法的探索,但因精度不足或设备昂贵等原因,其应用受到限制。因此,开发一种基于智能手机、能精准测量斜视度的新技术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针对这一需求,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林浩添教授团队与清华大学徐枫副教授团队合作,基于前期开发的数字面罩技术,研发了一种名为“斜视数字标尺”(Digital Ruler of Strabismus, DRS)的新方法。该方法仅需使用智能手机录制一段约 30 秒的视频,即可实现对斜视度的自动精准测量。

alixixi查询获悉,相关研究成果已于 2025 年 10 月 23 日发表于国际知名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子刊《NEJM AI》,并已获得 3 项发明专利授权。

为了评估 DRS 的实际效能,研究团队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深圳市眼科医院三家机构开展了一项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研究将 DRS 的测量结果与当前临床金标准 —— 由专家操作的三棱镜交替遮盖试验(PACT)的结果进行了详细对比,评估了 DRS 在定量测量斜视程度、定性诊断斜视类型以及动态监测间歇性外斜视变化等方面的能力,并与现有的自动测量方法进行了比较。

在定量测量斜视程度方面,与 PACT 相比,DRS 测量的平均绝对误差为 4.51 棱镜度(PD,测量斜视程度的单位)。特别是在测量水平斜视度时,DRS 与 PACT 的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组内相关系数 ICC 达到 0.98)。进一步的统计学分析(Bland-Altman 分析)也验证了这一高度一致性。研究显示,DRS 在不同斜视类型、不同医院、不同检查距离以及患者是否佩戴眼镜等条件下均表现稳定。

在定性诊断方面,DRS 能够准确区分眼位正常(正位)、隐性斜视和显性斜视,并能区分内斜视和外斜视。其在区分眼位正常与否时表现出高灵敏度(97.4%)和高特异度(93.8%)。对于间歇性斜视,DRS 还能动态重建眼球的复位时间和速度,为观察这类疾病的动态变化提供了新手段。

与现有的斜视自动测量方法相比,此项研究样本量更大,功能涵盖更全面,且在测量精度和定性诊断准确性上均优于现有方法。此外,由于 DRS 适配于普通消费者级别的智能手机,其推广应用潜力巨大,特别是在医疗资源相对有限的地区,有望为斜视的早期筛查、诊断和长期随访提供便捷可行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本站提供的所有下载资源均来自互联网,仅提供学习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使用,请联系原作者获得授权。 如您发现有涉嫌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 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