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条关于 “35 岁男演员辞演娱乐圈幕后转行景区担任 NPC(场景演员)” 的消息在微博、抖音、贴吧等社交平台迅速走红。该男演员为 史元庭,因此前曾在泰山从事“陪爬服务”并月入五位数的经历被网友熟知,如今他现身上海、杭州等热门景区担任景区 NPC 的照片曝光后,“35 岁陪爬泰山男演员转行景区 NPC” 成为热搜关键词。

他的转变不仅反映出演艺生涯的多元选择,也折射出当下娱乐与服务业之间日益交织的新趋势。

1760949099821715.jpg

出身演艺圈,曾为泰山“陪爬师”

史元庭,35 岁,原名史聪,是一名进入演艺圈多年的男演员。2012 年参演电影《阿米·走步》,正式出道后曾有若干作品,但近年因“无戏可拍、综艺邀请减少”而处境低迷。

在娱乐资源稀缺、曝光机会减少的情况下,他选择了“陪爬泰山”这样的兼职——即为游客提供登山陪伴、讲解服务。据报道,他在这一角色中月收入达五位数。这个经历也为他后续转行“景区 NPC”积累了非典型“演员体验”。

转行成景区 NPC:上海景区、杭州宋城先后亮相

据媒体曝料,10 月 18 日,史元庭现身上海某主题景区担任 NPC 扮演角色,随后于 19 日又前往杭州宋城景区,以古风“侠客”造型参与互动场景。

作为景区 NPC,他的职责包括固定角色扮演、游客互动、合影、引导体验等,看似简单,却考验“活演”能力与台词、肢体表现的娴熟。这对于演过戏的他而言,既是演艺基本功的延续,也是一种“换场景”的生存方式。

“这不是为了生活嘛。”对媒体采访时,史元庭淡然回应他转行成 NPC 的原因。

为什么他的转变引发关注?三大看点解析

1. 明星角色与基层体验的强反差

从“录制镜头前”走到“游客镜头后”,从“演员”变为“景区角色扮演者”,这种身份的反差让人关注。他曾出现在大众影视作品中,现如今却更频繁出现在景区游客的镜头里,让人看到了演艺圈以外的生存图景。

2. 兼职多元选择的职业意义

史元庭的经历说明:当舞台资源减少,演艺人员可能转向更贴近生活与服务的行业。他先是陪爬泰山,再成为景区 NPC,均为“人陪人”型服务。这种变化提示演艺圈“跨界生存”的现实可能。

3. 社交平台放大“普通人演员化”话题

社交平台中,网友对他转行的评论多为“现实打脸”或“坚强选择”并存。有网友说:“当演员也不是一直红的,自己能找活就不错。”另一些也吐槽:“明星干景区 NPC,身份落差太大。”这种讨论其实反映了大众对“演艺人生”与“服务人生”之间落差的关注。

他面临的挑战与可能走的路

史元庭的转型虽然引人注目,但未来也并非坦途:

角色  vs 品牌定位:从演员到景区 NPC,他必须保持表现力与人格魅力,不失为“演员”即服务者的双重角色。

资源再起无法保证:景区 NPC 虽可带来收入,但与影视资源的曝光、角色塑造不同,他能否再回到主流影视舞台尚不可知。

公众期待与自我定位冲突:粉丝或观众可能对“演员”角色有更高期待,而他目前转行路径或被视为“演艺降级”,如何处理好公众形象,是一大课题。

不过,从积极角度看,他此举也可能成为 “演艺人员多元生存模式” 的样本——不止等角色来找你,而是你主动创造舞台、主动贴近观众、主动转场至更生活化的表演空间。

本站提供的所有下载资源均来自互联网,仅提供学习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使用,请联系原作者获得授权。 如您发现有涉嫌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 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