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旗小说安卓版
56.82MB · 2025-09-26
近日,武汉市第六医院(江汉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张志强教授团队成功完成该院首例人工智能辅助机器人脑干出血手术,标志着人工智能技术在神经外科急危重症领域的应用取得重大突破。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复查CT显示血肿吸收效果显著。
9月17日晚上9点,一名66岁男性患者因突发意识障碍被紧急送入武汉市第六医院。据了解,该患者是在麻将桌上突然倒地,伴随呕吐和昏迷。经检查,患者被确诊为高血压性脑干出血,出血量高达20毫升(医学上超过10毫升即视为大量出血),病情极其危重。患者有长期高血压病史,但未规律服药,导致血压控制不佳。
脑干是生命中枢,手术风险极高,传统手术方式易损伤周围重要血管和神经组织。面对这一挑战,张志强团队果断决定采用国产人工智能手术机器人系统,实施精准血肿穿刺引流术。
手术中,人工智能系统基于多模态影像数据,快速完成三维重建并规划出最优穿刺路径,成功避开脑干周围密集的大血管和神经核团,将穿刺误差控制在毫米级别。机器人机械臂依规划路径精准进入病灶,迅速清除血肿并置管引流。整个手术过程仅用时约一小时,术中出血极少。
术后复查CT显示,血肿大部分已被清除,周围脑组织压迫得到有效缓解,未出现新的神经功能损伤。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目前已转入神经重症监护室进一步观察。
张志强介绍,此次手术得益于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深度融合。AI系统通过融合多模态影像,不仅提升了路径规划的效率和精准度,还能实时识别并规避血管,显著降低了手术风险。"尤其是对于脑干这类'手术禁区',人工智能的帮助让许多过去认为不可能完成的手术成为可能。"
张志强表示,此次手术是"医工结合"模式的成功范例,展现了国产高端医疗技术在复杂手术中的重要作用,也为未来人工智能在急诊神经外科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实践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