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Agentic AI协议的演进,AI系统正从单体模型向多代理协作生态转型。今天我将深度解析四大核心协议的技术特性与应用场景,希望能帮助到各位。

一、Agentic AI协议的核心价值

Agentic AI协议定义了AI代理与工具、数据及其他代理的标准化交互框架,解决三大关键问题:

  1. ​​上下文共享​​:支持历史状态与意图的连续性传递
  2. ​​工具互操作性​​:实现API/数据库的无缝调用
  3. ​​协作机制​​:提供任务分配、动态路由与信任建立基础

二、四大协议技术解析

2.1 模型上下文协议(MCP)

​​设计目标​​:增强单代理与外部资源的交互能力

​​核心技术​​:

  • JSON-RPC工具调用接口(支持API/数据库集成)
  • 长期记忆跟踪(维持多轮对话状态)
  • 目标管理及自我反思机制 ​​适用场景​​:
# MCP工具调用示例(天气数据获取)
async def get_weather():
    return await mcp_agent_app.call_tool(
        tool="get_weather", 
        arguments={"location": "New York"}
    )

2.2 代理到代理协议(A2A)

​​设计目标​​:实现企业级多代理点对点协作

​​核心技术​​:

  • Agent Card元数据定义(身份/能力/服务端点)
  • HTTPS加密通信通道
  • 跨生态系统互操作性支持 ​​适用场景​​:

2.3 代理通信协议(ACP)

​​设计目标​​:构建逻辑严密的协商机制

​​核心技术​​:

  • 基于FIPA ACL的行为动词(Request/Inform/Propose)
  • 角色分配与对话状态机
  • 低延迟边缘计算优化

​​适用场景​​:

2.4 代理网络协议(ANP)

​​设计目标​​:建立去中心化代理生态

​​核心技术​​:

  • DID分布式身份认证
  • JSON-LD语义数据描述
  • P2P动态发现与容错机制 ​​适用场景​​:

三、协议对比与选型指南

维度 MCP A2A ACP ANP
​​核心能力​​ 工具集成 点对点协作 逻辑协商 去中心化网络
​​发现机制​​ 工具注册表 Agent Card 会话路由 DID发现
​​适用场景​​ 智能编码助手 企业工作流 供应链管理 跨组织代理市场
​​安全方案​​ OAuth 2.0 企业级签名 角色认证 加密签名

四、总结

根据当前协议发展,未来将呈现三大方向:

  1. ​​协议融合​​:A2A与ANP正探索身份认证互操作性
  2. ​​性能优化​​:ACP针对边缘设备推出轻量级版本
  3. ​​标准化进程​​:IEEE已启动Agentic AI协议工作组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点个小红心,我们下期见。

本站提供的所有下载资源均来自互联网,仅提供学习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使用,请联系原作者获得授权。 如您发现有涉嫌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 邮箱:[email protected]